close

最近學校六年級進入緊鑼密鼓的複習階段,
本週即將畢業考,
因為快要考試所以本來該教的內容,
應該已經教的差不多了,
不過為了銜接國中的英語教學,
現在得要補強KK音標的部份,
因為這部分原本不在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內容裡,
這又突顯出了目前教育體制的問題,
硬是要把英語提早到小學就開始教,
偏偏教的內容和國中又無法銜接,
教的少累了國中老師,
為了銜接好又累了國小老師...
反正現再就是處於一個不前不後的尷尬階段,
只好用補充的方式來教。

但是本校高年級英語為了教學方便,
採取分組教學的方式,
分成ABC三組,
雖說現在能力分班的話題炒得沸沸揚揚,
到底能力分班到底好不好難以下定論,
但就一個教育者的立場而言,
光分三組裡面都能有程度的差異了,
更不要說沒分組之前孩子之間的差異會有多大了,
所以大致以能力來分三組,
其實為了施教方便,
更為了孩子的受教權益,
適度的學習分組是有好處的。

上完一個學期之後,
對於這些C組的孩子,
我也只有一個「累」字可以說明,
一開始的時候我也有好多的抱負想要好好教他們,
不料一段日子的磨合之後,
部分孩子因為家庭因素沒有辦法額外補習英語,
對他們而言,英語是一種外來語,
是一種全然陌生的語言,
於是,他們失去了興趣,
也可以說在完全未接受之前就否決了英語,
因此,可想而知這些程度較為落後的孩子在我的課堂上會是怎樣的景況,
其中更不外乎有些智能障礙的孩子,
這些很應該要一對一的教學的孩子,
一樣在30多人的班級裡面,
試問如何能兼顧呢?

久而久之,說真的自己也非常內疚,
真的只能採取「漠視」的態度,
即使有心想要帶個活動,
讓他們體驗英語活潑有趣的地方,
光看他們的態度就夠我心寒的了!
別說要上課了,
就連書本,學期還沒開始就已經弄丟了,
請他借,也不借,
寧願被罰也不借,
說明了處罰的規則(抄課文),就擺明了裝死,
等妳一個不留神,他又跟隔壁的玩得超開心,
對於老師完全不放在眼裡,
有時我都很懷疑是不是自己很沒有老師的樣子呢?

對於教學我有一定程度的自信,
畢竟接受四年教育體系的師院生,
對於各種專業的知識一定非常的足夠才是,
但多年代課的經驗下來,
我也只能說,
書上說的專業知識和實際課堂上的表現還是有差距,
我想這就是「生手」和「老手」的差別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番麥 的頭像
    番麥

    番麥看世界

    番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